公司动态

“拥抱”数字化 赋能洞库建设

发布时间: 2024- 10- 18
浏览量:
信息来源: 中咨工程
字号:[ ]

人工智能、数字化、信息化已成为当下热门词汇,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来说,数字化程度普遍较低。尽管如此,数字化技术在行业的运用正在悄然发生。作为隐秘工程,也插上“数字化翅膀”,取得了可见的效果,下面,围绕数字化管理平台在地下洞库工程建设中的应用,谈谈其在监理上运用的体验和感受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之所以数字化程度低,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工程项目大多是线下作业,过程参与人员众多且流动性大,横向业务高度分散,难以形成统一集成的管理。

HC扩建项目可谓领域的先锋,打造了首个基于BIM的数字洞库一体化管理平台,将项目的合同、设计、采购、施工等各个阶段纳入管理系统,串联工程建设各个环节,优化工作流程,以此达到减少生产成本、缩短建设工期的目的。

数字洞库管理平台还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智慧工地,如安全监测、人脸识别、智能灌浆等,对质量、安全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控,远程掌握作业人员的生产活动,实现了降低安全风险,提高项目质量的目标。以地下洞罐为例,在运用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条件下,主洞室开挖的结束时间比原计划提前30天,开挖成本比预计减少10%,并且安全和质量的管理水平较上期洞库项目都有较大提升。

是不是应用数字化平台后,就要把人“淘汰”了?

其实,大可不必太担心。因为数字化管理平台离不开“人+机”组合。源数据的输入目前通常是人为主、机为辅,外界的信息需要通过用户录入到计算机;而数据的处理往往是机为主、人为辅,利用计算机处理复杂的数据,最终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。

作为用户来讲,好用、实用、易用是衡量数字化管理平台的重要标准,也就是既要能贴合员工日常的工作流程,切实提高工作效率;又要能适用于各专业、各层级,做到操作便捷、快速掌握,提供友好的使用体验。经过运用,我们发现数字化管理平台的“友好”主要有两个表现:

首先,让工程建设和资料归档实现同步。对于监理而言,由于资料数量多、种类杂,不易查找和保存,往往成为卡住竣工验收的一大难关。数字洞库管理平台将纸质文档转化成为规范统一的数字形式,可以快速完成文件存储、备份、归档、共享和检索等一系列工作,节省了大量人力、物力,实现了开挖结束即可完成资料同步归档,省去了后续繁琐的资料整理工作。

数字洞库管理平台使用过后,一些工作多年老监理人不由感叹道:“现在整理资料真是方便太多了,以前需要处理大大小小一大堆问题,光是整理就得花上个把月。”

其次,打破各专业之间的壁垒实现成果共享。项目各部门间如果缺少有效的数据互通,就会导致信息不准、不全,容易形成“信息孤岛”,从而降低沟通效率。例如,设计变更未能及时反映到施工图纸,就会导致施工方信息滞后,从而出现施工偏差。

场景应用是数字化平台搭建的基础。通过数字化模拟施工场景,就能实现数字场景与物理场景的交互,利用数字技术切实解决现实问题。我们数字洞库管理平台基于BIM技术,在设计阶段将洞库二维平面图形转换为三维立体模型,之后随施工推进将地质条件同步仿真模拟,直观地展示出工程进度以及相关地质细节,显著提高了各方的协同能力。

由此,数字化管理平台运用的效果得到了有效的实践证明,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与地下洞库工程深度融合,既能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,还能降低成本和风险,增强了灵活性和可追踪性。数字化管理平台为监理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,在弥补传统工作模式漏洞的同时,也能更好地发挥出监理的工作职能,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真正做到与时俱进。(撰稿:第二管理事业部  武玉哲

 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